欢迎访问《金属功能材料》官方网站!今天是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6-20
  

  • 全选
    |
  • 梅俊 祁焱 徐立红 臧岩 赵栋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路平行螺旋水路结构的真空快淬冷却铜辊,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普通结构和改进后结构的内部流场和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冷却水经由具有多路平行螺旋水路冷却铜辊后,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出口处水流速度更快并且温度更高,表明通过多路平行螺旋水路的结构设计,冷却水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因此快淬冷却铜辊拥有更高的热交换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具有4路平行螺旋水路结构的冷却铜辊,装机并进行了快淬实验,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
  • 方军 ,张涵 ,夏天东 ,吕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EM和XRD分析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微观组织及晶粒取向,通过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和耐折弯测试仪对两种铜箔进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电解铜箔晶粒成尖锥状,电沉积有一定的方向性,在(220)晶面上电解铜箔的衍射峰强度随着其厚度减小的而增加;压延铜箔晶粒成丘陵状,且沿轧制方向被拉长,晶面取向不随厚度的改变而变化;电解铜箔的表面粗糙度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压延铜箔的各个方向各种厚度上的粗糙度均比电解铜箔的小,且不随厚度变化;两种类型的铜箔的耐折弯次数均随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厚度上压延铜箔耐折弯次数最高多电解铜箔52. 6%。
  • 高丽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可还原性载体MnOx及CeO2担载纳米金催化剂前后的低温CO催化氧化性能。采用程序升温还原(H2- TPR)、N2吸附- 脱附、X射线衍射(XRD)、O2程序升温脱附(O2- TPD)等表征手段对可还原性载体及担载型金催化剂进行了表征。Au的引入使催化剂样品活性明显增强。Au颗粒与可还原性载体不同的相互作用导致可还原性载体担载金催化剂前后的活性规律发生改变。
  • 徐立红 祁焱 梅俊,安静,赵栋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X42钢膨胀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金相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冷轧后、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膨胀波纹管的中部、凸缘部和边部的横纵截面组织相差不大,热处理后不同部位组织相差也不大,但热处理前后焊缝方向靠近外弧带状组织消除状况与其他部位消除状况的不均匀性,分析认为是引起波纹管弯曲变形的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找出膨胀管弯曲变形的原因并形成膨胀波纹管形状稳定性控制方案提供了基础。
  • 刘晓斌,翟羽佳,于腾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控制热处理工艺条件,使钛合金的组织成为片层组织(lamellar microstructure,LM)和双态组织(bimodal microstructure,BM)两大类,研究了组织类型对其拉伸变形行为和低周疲劳(low cycle fatigue,LCF)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BM组织TC21合金的变形,以位错优先在αp相和条状次生α相中的增殖和运动为主导;粗大的LM组织中的退火孪晶改变了部分晶体的取向,增大了断裂前的塑性变形量,使TC21合金发生延性断裂。BM组织Ti600合金中的αp相阻碍LCF裂纹的扩展,消耗较多的LCF裂纹扩展能量,提高了Ti600合金的LCF寿命;热暴露(thermal exposure,TE)过程中,α2相由BM组织中的αp相析出,强化了αp相,导致BM+TE试样的LCF裂纹主要以“绕过”αp相的方式扩展,而BM试样的LCF裂纹则以“切过”αp相的方式扩展,裂纹“绕过”αp相的扩展能量高于“切过”的能量,因此,α2相在αp相内部的析出提高了Ti600合金的LCF寿命。
  • 徐立红 祁焱 梅俊,王煜,赵栋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X42钢膨胀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硬度压痕法,研究冷轧后、热处理后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及残余应力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冷压后及退火热处理后的波纹管,中间区域的硬度值较小,内弧及外弧区域硬度值相对较大;退火热处理使波纹管的硬度整体上变小,同时硬度分布变得均匀;对于冷压后的波纹管,中部内弧处受压应力而中部外弧处受拉应力,工厂工艺热处理将造成残余应力的分布不均匀。由此,确认了显微硬度压痕法在测量膨胀波纹管残余应力方面的可行性,为形成膨胀波纹管形状稳定性控制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与方法。
  • 卢伦,赵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不同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对12Cr12Mo不锈钢横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对12Cr12Mo不锈钢的横向力学性能影响明显,尤其是对冲击功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优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为淬火温度960~970℃,回火温度680~690℃;在调质前增加等温退火或完全退火来改善其冲击韧性。
  • 张庆耀,于霞,郭仙,徐琛沣,蒋汝馨,王宇鑫,杨洁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金属材料表面仿生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仿生结构,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铝合金表面仿生构建方法,对铝合金仿生表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朱青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通过化学转化膜提高镁合金基体的耐腐蚀性的方法,分析了磷酸盐、铈酸盐、锡酸盐、钼酸盐和植酸盐等无毒环保的工艺技术优缺点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